7     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

 

7.1     

 

7.1.1    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及安装中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的质量验收。

7.1.2     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,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工程或钢结构安装工程检 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。

7.2       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2.1    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、夹渣、分层和大 1mm 的缺棱。 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或用放大镜及百分尺检查,有疑义时作渗透、磁粉或超声波探伤

检查。

  一般项目

7.2.2    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2.2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切割面数抽 10%,且不应少 3 个。 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或用钢尺、塞尺检查。

7.2.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气割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  

     

零件宽度长度

±3.0

切割面平面度

0.05t,且不应大 2.0

割纹深度

0.3

局部缺口深度

1.0

注:t 为切割面厚度。

 

 

 

7.2.3    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2.3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切割面数抽 10%,且不应少 3 个。 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或用钢尺、塞尺检查。


7.2.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  

     

零件宽度长度

±3.0

边缘缺棱

1.0

型钢端部垂直度

2.0

 

 

 

7.3     矫正和成 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3.1     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-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-12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。碳素结构钢和低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,加热温度不 应超 900。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。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。

7.3.2     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,加热温度应控制 9001000;碳素结构钢和 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 700 800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 自然冷却。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。

  一般项目

7.3     矫正和成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3.1     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-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-12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。碳素结构钢和低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,加热温度不 应超 900。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。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。

7.3.2     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,加热温度应控制 9001000;碳素结构钢和 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 700 800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 自然冷却。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。


  一般项目

7.3.3     正后的钢材表面,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,划痕深度不得大 0.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 1/2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。

7.3.4    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 7.3.4 的规定。 检查数量:按冷矫正和冷弯曲的件数抽 10%,且不应少 3 个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,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, 划痕深度不得大 0.5mm,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 1/2

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。


7.3.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(mm)

 

钢材 类别

 

   

 

对应轴

矫正

弯曲

 

r

 

f

 

r

 

f

 

 

 

钢板 扁钢

 

 

 

x x

 

 

50t

 

2

l

400t

 

 

25t

 

l 2

200t

 

y-y(仅对 扁钢轴线)

 

 

100b

 

l 2

800b

 

 

50b

 

l 2

400b

 

 

 

 

角钢

 

 

 

 

x-x

 

 

 

90b

 

 

2

l

720b

 

 

 

45b

 

 

l 2

360b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槽钢

 

 

 

 

x-x

 

 

 

50h

 

 

2

l

400h

 

 

 

25h

 

 

l 2

200h

 

 

 

 

y-y

 

 

 

90b

 

 

2

l

720b

 

 

 

45b

 

 

l 2

360b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工字 钢

 

 

 

 

 

x-x

 

 

 

 

50h

 

 

 

2

l

400h

 

 

 

 

25h

 

 

 

l 2

200h

 

 

 

 

 

y-y

 

 

 

 

50b

 

 

 

2

l

400b

 

 

 

 

25b

 

 

 

l 2

200b

 

注:r 为曲率半径;f 为弯曲矢高;l 为弯曲弦长;t 为钢板厚度。

 

 

 

7.3.5    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,应符合 7.3.5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矫正件数抽 10%,且不应少 3 件。
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。

 

 

 

 

7.3.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允许偏差

    

 

 

钢板的局 部平面度

 

t14

 

1.5

 

 

t14

 

1.0

型钢弯

曲矢高

l1000 且不应

5.0

 

 

 

 

角钢肢的垂直度

 

b100 双肢栓 接角钢的角度 不得大 90°

 

 

 

 

槽钢翼缘

对腹板的垂直度

 

 

 

 

b8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工字钢H 型钢翼缘对 腹板的垂直度

 

 

 

 

b100

且不大 2.0

 

 

 

 

7.4     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4.1     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,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,其刨削量不应小 2.0mm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检查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。

  一般项目

7.4.2     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 7.4.2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加工面数抽 10%,且不应少 3 件。
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。

 

7.4.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     

零件宽度长度

±1.0

加工边直线度

I3000,且不应大 2.0

相邻两边夹角

±6

加工面垂直度

0.025t,且不应大 0.5

 

加工面表面粗糙度

50

 

 

 

7.5     管、球加 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5.1     螺栓球成型后,不应有裂纹、褶皱、过烧。

检查数量:每种规格抽 10%,且不应少 5 个。 检验方法:10 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。

7.5.2     板压成半圆球后,表面不应有裂纹、褶皱;焊接球其对接坡口应采用机械 加工,对接焊缝表面应打磨平整。

检查数量:每种规格抽 10%,且不应少 5 个。 检验方法:10 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。

  一般项目

7.5.3    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5.3 的规定。 检查数量:每种规格抽 10%,且不应少 5 个。 检验方法: 7.5.3


7.5.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允许偏差

检验方法

 

圆度

d120

1.5

 

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

d120

2.5

同一轴线上两铣平

面平行度

d120

0.2

 

用百分 V 形块检查

d120

0.3

铣平面距球中心距离

±0.2

用游标卡尺检查

相邻两螺栓孔中心线夹角

±30

用分度头检查

两铣平面与螺栓孔轴线垂直度

0.005r

用百分表检查

 

 

球毛坯直径

 

d120

+2.0

-1.0

 

 

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

 

d120

+3.0

-1.5

 

 

 

7.5.4    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5.4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每种规格抽 10%,且不应少 5 个。 检验方法: 7.5.4

7.5.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允许偏差

检验方法

 

直径

±0.005d

±2.5

 

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

圆度

2.5

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

壁厚减薄量

0.13t,且不应大 1.5

用卡尺和测厚仪检查

两半球对口错边

1.0

用套模和游标卡尺检查

 

 

 

7.5.5     钢网架(桁架)用钢管杆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5.5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每种规格抽 10%,且不应少 5 根。 检验方法: 7.5.5

7.5.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钢网架(桁架)用钢管杆件加工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   

允许偏差

检验方法

    

±1.0

用钢尺和百分表检查

端面对管轴的垂直度

0.005r

用百分 V 形块检查

管口曲线

1.0

用套模和游标卡尺检查

 

 

 

7.6       

 

I    主控项目

7.6.1     AB 级螺栓孔(I 类孔)应具 H12 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 Ra 不应大 12.5


μm。其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6.1-1 的规定。

C 级螺栓孔(类孔),孔壁表面粗糙 Ra 不应大 25μm,其允许偏差应符合 7.6.1-2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钢构件数量抽 10%,且不应少 3 件。 检验方法:用游标卡尺或孔径量规检查。

7.6.1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B 级螺栓孔径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 

螺栓公称直径、

螺栓孔直径

螺栓公称直径

允许偏差

螺栓孔直径

允许偏差

 

1

 

10~18

0.00

0.21

+0.18

0.00

 

2

 

18~30

0.00

0.21

+0.21

0.00

 

3

 

30~50

0.00

0.25

+0.25

0.00

 

 

7.6.1-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 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(mm)

 

 

 

 

允许偏差

 

 

+1.0

0.0

 

 

 

2.0

 

垂直度

 

0.03t,且不应大 2.0

 

 

 

  一般项目

7.6.2    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7.6.2 的规定。

检查数量:按钢构件数量抽 10%,且不应少 3 件。 检验方法:用钢尺检查。


7.6.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(mm)

 

螺栓孔孔距范围

500

501~1200

1201~3000

3000

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离

±1.0

±1.5

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

±1.5

±2.0

±2.5

±3.0

注:1   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;

2    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;

3    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,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螺 栓孔;

4    受弯构件冀缘上的连接螺栓孔,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。

 

 

 

7.6.3     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超过本规范 7.6.2 规定的允许偏差时应采用与母材

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。 检查数量:全数检查。

检验方法:观察检查。